close

一、珍珠(pearl)
珍珠是一種有機物(or-gauc)寶石,其形成完全是來自生物體對外在異物入侵的保護,有別於那些挖掘自地底層中的礦物(無機物)。珍珠是來自一種水棲動物的產物,稱之為「軟體動物」(mouusks)。與一般大眾所知道的不同的是,珍珠並不是形成於我們日常所吃的蠔中,而是另一種不同的種類。

二、珍珠的誕生
珍珠生產於珠蚌內。其形成的原因是:有異物進入蚌的外套膜內,蚌本身受到刺激,卻又無法將它排除時,便分泌碳酸鈣與真珠母將它包覆,此分泌每天約3-4次,每次塗滿的厚度僅0.5微米,需2-5年的時間,才能長成寶石級品質的珍珠。珍珠皮層的硬度不高,僅摩氏硬度2.5-4之間,海水珠比重約2.66-2.76,淡水珠的比重約2.76-2.78。

三、天然珍珠的形成
外界的刺激物進入了特定軟體動物的「殼」(shell)與「外套膜」(mantle tissu)亦稱 (肌肉組織)之間,為了抵禦這外來的入侵者,這軟體動物不斷的分泌出一種碳酸鈣的物質,種之為「珠母層」(nack-e),能把這外來物,不斷的一層一層緊密的包含其中,這也就是天然珍珠的來源,亦即其形狀的產生。但值得了解的是,珍珠之所以為形成「圓形」(splercal),只有在這入侵物進入軟體動物體內時,也正是以「圓形」的形態入侵,如果該入侵之刺激物為一不規則的形狀進入時,自然而然,其所產生者,亦是為一不規則形狀,從此可知,完全圓形的天然珍珠(無論天然珍珠、亦或養珠),可以說是世間的極品與瑰寶。

四、珍珠的養殖過程
養殖珍珠得從養殖母蚌著手,,母蚌需養殖於陰暗、乾淨的水域,耗時3-5年方可長成,長成母蚌被植入以貝殼磨圓的「種核」,種核5-7mm,種核大小將影響珍珠形成後的尺寸,每年11月收穫的珍珠品質最好。
殖核的技術非比尋常,必須在3分鐘內以最熟練的手法,將種核植入母蚌的外膜內,每個母蚌約可植入3-5粒種核。接著,母蚌被成列、夾入竹編之網內,來垂放進海裏,這時間通常選在每年3、4月,因此時的海水溫度最適宜母蚌外膜傷口的癒合。

五、 珍珠的形狀
珍珠在形成過程中,由於包覆珍珠層厚度有別,因此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形狀:
1.圓形珠:是種核植入母蚌外套膜而產生。
2.半形珠:乃是將種核放入蚌肉與蚌殼之間,所形成的半圓珠。
3.水滴型珠:因其狀似水滴,所以有「珍珠是美人魚淚滴」的傳說。
4.雙生珠:可能上大下小,或上下一樣大,主要是殖核時太貼近,母蚌分泌珍珠層將兩粒種核包覆在一起所致。
5.厘珠:種核較小,故成珠顆粒也小。
6.米粒珠:是淡水珠,大陸與印度皆有產,其大小彷若米粒般。
7.變形珠:在天然珠與養珠之中皆有所見,世界最大珍珠「老子之珠」即為變形珠。

六、珍珠的顏色
顏色應以清澈且均勻為高。可分成銀色、粉紅色、乳白色、黃色、金黃色、和黑色等色系。白色系以銀色、粉紅色的價錢最高;黑色系則以黑綠色最好;而金黃色更是因為少見而價值更高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ir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